机械表后转动的半圆形铁片是啥?自动摆陀作用大揭秘
众多朋友私聊询问,这块机械表上那个可以转动的半圆形铁块究竟是什么东西。今天,我要为大家详尽地阐述一番,这个看似平常实则充满神秘的小部件。它不仅起到装饰作用,而且对于机械表的正常运作,其重要性显而易见。
自动摆陀真面目
机械腕表的背面配备了一个扇形金属摆陀。这个部件依靠中轴的引力进行旋转,并且会随着手腕的摆动而同步转动。它如同一个不知疲倦的小帮手,推动下方的棘轮,将动能通过齿轮系统传递至发条盒,从而逐步拧紧发条,确保手表能够持续稳定地运行。
自动摆陀早期史
自动摆陀的历史悠久,可以追溯到18世纪,那时它就被用于怀表。然而,那时的怀表大多被携带在口袋或放置在桌上,导致自动摆陀的功能受到了限制。上链的效果并不理想,因此其推广并不顺利。在那个时代,人们更倾向于手动上弦,以确保怀表的走时精确无误。
现代腕表新起点
1931年,劳力士引领潮流,将自动摆陀上链技术引入了手表行业,并将其命名为“恒动摆陀”。这一创新举措为现代机械自动手表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石。随着时间的流逝,自动摆陀在手表制造业中逐渐受到青睐,众多手表厂商纷纷开始采用这一技术,并在其基础上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开发。
满链保护机制
很多人担忧长时间佩戴自动摆陀会导致上链过多。实际上,制表师们早已预料到了这一点。大多数机芯都配备了防过链的保护机制,当发条充满能量时,该装置会自动滑动,阻止进一步上链,从而保障发条的安全。因此,在日常使用中,大家无需担忧,可以放心佩戴。
双向上链优势
自动摆陀的这项双向上链技巧颇为特别。它能使得棘爪得以自由旋转,摆脱了固定方向的限制,不论是顺着时间的流动还是逆着时间的流动,都能为发条完成上链。这样的设计明显提升了上链的效率。例如,在繁忙的工作间隙,手臂的随意动作也能有效帮助完成上链。
自动摆陀巧设计
陀飞轮在机械表中并不少见,其体积约占机芯整体的一半左右,因此制表师们便在此空间施展创意。以万国推出的飞行员大型年历腕表小王子特别版为例,表中的纯金自动上链陀飞轮被精心设计,呈现出小王子立于迷你星球之上的姿态,既赏心悦目又充满想象力。
阅读完这篇文章,大家是否对自动摆陀有了新的理解?关于这款富有创意的机械表配件,您最感兴趣的是它的哪一特性?如果这篇文章给您带来了启发,请不要忘记点赞并转发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