腕表市场竞争激烈,劳力士为何仍被公认为最结实耐造的腕表?
在众多腕表品牌中,劳力士虽非款式繁复、技术至臻,却享有坚固耐用的美誉。那么,它究竟凭借什么达到这样的高度
功能相对简单
劳力士自创立以来,在复杂功能表方面鲜有涉猎。瑞士制表的三大复杂功能,它未曾尝试过,尽管拥有相关专利,却未曾投入生产。历史上,其最复杂的表款不过是50年代的全历月相表和现今的纵航者年历两地时表。功能越复杂,故障风险越高,而劳力士的表款功能相对简单,主要就是一个日历,这大大降低了出现问题的概率。
严格专业功能
劳力士各系列均遵循一系对应一功能的严格原则,坚决不越界。比如,潜航者系列专为潜水设计,日志系列则适合日常佩戴。这种简洁且专注的设计,使得手表不易因功能混杂而出现故障,从而为手表的耐用性打下了坚实基础。
蚝式表壳优势
蚝式表壳构成了劳力士手表的核心部分。该设计在1926年首次问世,其特色在于表圈、表冠和底盖均被牢固地固定在中间层表壳内,这一设计显著提升了表壳的密封与坚固程度。历经近一个世纪的演变,这种表壳技术至今仍被采用,有效保护了机芯及其他内部组件,防止了灰尘和水分的侵入。
一体化生产模式
劳力士在名表界极为罕见,它是一个实现“全流程一体化”的知名品牌。从最初的冶金、炼钢原材料,到表壳、表盘、机芯、表链等部件,全部由自身生产。这样的完整产业链使得劳力士能够自主管理各个环节和部件的质量,避免了因依赖外部因素而可能出现的质量妥协。
高走时标准
劳力士手表在名表界享有极高的走时标准,即超级天文台标准。其对机芯走时的精确度要求极为严格,这得益于劳力士卓越的制表技艺和严谨的质量检验。在这样的高要求下制造出的手表,走时稳定可靠,且不易因微小的误差而导致一系列故障。
基金会经营影响
劳力士手表归汉斯·威尔斯多夫基金会所有,基金会的管理模式对手表的品质起到了正面作用。他们不会为了追求眼前的利益而随意更换产品。以迪通拿系列为例,其机芯等关键部件多年保持不变,这样的做法避免了因频繁更新而可能出现的质量问题,同时也从侧面确保了手表的持久耐用性。
挑选手表之际,你更倾向于劳力士的坚固耐用,还是其他品牌的多重功能?不妨点赞并分享你的观点!